外媒:石油美元可能提前結束,人民幣或做到了俄羅斯沒有做到的事
油價周一升至約四個月高位,受助于OPEC牽頭的減產行動可能延長的前景,以及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的跡象,但目前,美國頁巖油正給努力預測全球供需前景的OPEC帶來了新的復雜性。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3月18日公布的月度鉆井生產率報告稱,4月美國七大頁巖層石油產出預計將增加8.5萬桶/日,達到創紀錄的859萬桶/日。
而美國總統數次直言不諱地批評OPEC,把高油價歸咎于該組織,不過,許多OPEC成員國表示,美國對石油制裁政策是全球油價上漲的關鍵因素。
數據顯示,目前,已經導致200多萬桶/日的伊朗和委內瑞拉原油供應從市場上消失,另外OPEC及其盟友去年12月已經同意2019年上半年減產120萬桶/日,相當于全球需求的1.2%,以提振油價。
沙特需要每桶85美元左右的油價來平衡預算,但俄羅斯認為在4月就討論是否延長減產還太早,希望先觀望一段時間,而沙特明確表態稱會繼續減產,因市場再平衡“遠未完成”,這也意味著,全球最重要的兩大產油國“寡頭”在執行繼續減產上出現裂痕,緊接著,OPEC與俄羅斯在本周一罕見的取消了原本在4月商討進一步延長減產協議的會議。
與此同時,據美國媒體AXIOS消息,美國國會也正在圍繞OPEC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壟斷地位發起名為“N-OPEC”的立法行動,渣打銀行在報告中表示,如果NOPEC法案如果成為法律,會使OPEC成員國的國家石油公司遭受反托拉斯訴訟,而目前看起來,美國醞釀的石油領域反壟斷法被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通過,那么會使OPEC各個產油國成員的石油公司遭受石油領域的反壟斷法風險,OPEC將會被解散,破壞總的石油產量協調機制,失去控制原油定價權,意味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對OPEC有了更強大的一張控制油價的王牌。
對此,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表示,那將造成油價崩潰,會使得每個成員國都將會最大程度提高原油產量而搶占市場份額,同時,該石油法案并不符合美國石油產業的利益,因為美國頁巖油已經從OPEC+石油減產政策中受益。
這將對全球油市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阿聯酋石油部長Suhail Al-Mazrouei對彭博社進一步解釋稱,那么這將重演2014年油價大幅下跌的場景,我們注意到,在上次石油危機中,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均跌破30美元,使得產油國經濟陷入數年的低迷期。
據EIA最新數據,到2025年,美國的頁巖油可能占全球原油增量的一半左右,產量將繼續維持第一,排在俄羅斯和沙特之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頁巖油的蓬勃發展,而OPEC也將在未來五年進一步失去對市場的控制力,EIA還預測美國有望在今后幾年內超越俄羅斯,2024年前取代沙特,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國。
對此,The McGill International Review專欄作家Nick Chao撰文分析認為,“目前,全球能源供應市場的意外變化似乎表明美國和沙特的“石油美元”協議可能會提前結束”,據彭博社在3月4日收集的美國海關數據顯示,沙特阿美本月僅向美國墨西哥灣買家運送了160萬桶石油,而去年同期為575萬桶,今年1月,出貨量為269萬桶,根據3月初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沙特對美國的原油出口總額降至34.6萬桶,創下2010年數據的最低水平。
美國進口沙特石油量的趨勢變化
財經媒體CNBC援引機構ClipperData的最新數據顯示,沙特原油裝船發往美國的數量已經連降幾個月,為至少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參考上圖數據),而上一次沙特對美國原油出口量降至50萬桶以下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的中期,另外,據美銀美林最新報告指出,從2018年10月開始,美國已經在能源項上轉為貿易盈余,且是自1949年以來石油出口首次超過進口。
另一面,從石油貨幣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多次強調,“石油美元”的誕生可以說是美元與黃金“分手”之后,尋找的新載體,至此,黃金美元變成了石油美元,近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的原油進出品國都在按照這一原則進行——“要買石油就需要美元”,但現在這種情況也已經發生了變化。
越來越多的數據和分析表明,對于產油國來說,雖然,美元仍是最重要的石油貿易貨幣,但石油美元可能已經不再那么重要,目前,世界多國在能源商品交易和金融領域去美元化或繞開美元進行結算的舉措已經出現,同時,包括IMF和SWIFT等國際機構報告顯示,現在美元在各國央行中的外匯儲備儲備和國際使用占比也是連續出現下降。
特別當中國利用以黃金為基礎的人民幣原油期貨橫空出世后,已經成為亞洲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貨合約,最重要的,隨著近期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深入,尤其石油人民幣體系的成形,這將逐漸替代部分亞洲市場或削弱石油美元的市場份額。
據路透社也稱,作為美元根基的石油美元份額也自2013年后出現首次下降,而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預料將推動全球原油期貨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并進一步削弱國際上兩大最為活躍原油合約(布蘭特及WTI合約)的市占率,并取得了原油期貨交易量全球前三的成績,全球油市中占比達到6%。
交易所數據顯示,2018全年,兩大美元計價的國際基準原油交易量下滑至2.072億口,低于2017年的2.2017億口(每口的規格為1000桶),該外媒進一步稱,人民幣原油期貨推出的頭一年,其表現好于以美元計價的布蘭特原油,后者在1988年推出那年從占主導地位的WTI手中才奪得3.1%的份額,人民幣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沒有做成的事情。
此前,不論是俄羅斯還是迪拜,對石油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而按盛寶銀行的最新預測,目前許多產油國已經非常愿意用人民幣交易石油,因為,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