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真的無法再生?科學家給出另一個答案,已經得到部分驗證
說到石油,這種棕黑色可燃的粘稠液體,大家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當今這個工業時代,石油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如果沒有了石油不僅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會跟著癱瘓,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將不復存在,既然石油如此重要,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大家普遍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經過漫長演化形成的,這也佐證了為什么各國的石油開采量會越來越少,但問題是,如果石油真是地球生物轉化而來的,那成油量應該和地球探明的儲量對等,可事實上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此說來,這種假設也并非成立,在此之后科學家們又有了一種新的看法,認為石油主要是由碳氫化合物構成的,并表示這類物質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已經存在了,所以只要地球的地質活動不止,石油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雖然這種理論解釋了為什么有些油田中會有無法解釋的非生物石油流入,但這種理論也有說不通的地方,所以有關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雖然目前國際上主流的說法認為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每開采一部分就會少一些,所以各國一直在積極尋找能夠替代石油的新型能源,但也排除有一天科學家通過研究石油的起源發現原來石油也是有可能再生的。